每个人内在都有悟性的种子,但并非所有人都能使其发芽。
儒家宗师孔子始终奉行“因材施教”的理念。为何呢?因为不同的个体,适合不同的教育方法。将A的教育方式应用于B身上,难道不是失配吗?
道家的圣人老子,仅留下五千字的《道德经》,便骑着青牛西去,不再多言。后人能理解,就继续探索;不能理解,也就算了。“大道”非人人皆懂。
佛家的佛陀,即便向众生讲述佛法,众生仍感困惑。若无法领悟,即使说得再多,也只是对牛弹琴。
好比一位来自清华或北大的高级知识分子与中小学生分享读书心得,无论他如何阐述,孩子们仍旧难以领会。这是因为他们之间的认知层次差距悬殊。
一个人的“悟性开窍”始于经历苦难、提升境界的过程。否则,一切都将显得混沌不清。
一、体验过“事与愿违”的苦涩。
唤醒一个人,往往不需要长篇大论,只需让其经历一次“事与愿违”的现实落差。
一个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可能自视为生活的主角,认为能够改变一切,并幻想这个世界是完美的、公平的乌托邦,对人性充满期待。
然而,当他在社会中摸爬滚打,被现实的残酷、人心的复杂、贫穷和不公所打击后,便会质疑自己先前的想法是否真的正确。显然,那些想法不仅不正确,而且非常幼稚。
经过几年的洗礼,这个人会变得现实、复杂、深谋远虑,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和幻想,只会脚踏实地地赚钱,生活越来越实在。
正如莫言所说:“能说服一个人的,从来不是道理,而是南墙;能点醒一个人的,从来不是说教,而是磨难。”
我始终认为,普通人吃点“事与愿违”的苦头是有益的。毕竟,人不能永远沉浸在虚幻的泡沫中,终究要面对现实。
未经之事不知其难。唯有历经痛苦、悲伤和艰难,人才会迅速成长。这是成长与觉醒的必经之路,也是必须支付的代价。
二、感受过“众生渺小”的无奈。
苏轼游览赤壁时,在《赤壁赋》中写道: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,哀吾生之须臾,羡长江之无穷。”
这意味着人类如同小虫一般存在于天地之间,又似海中一粒微尘。只是感叹生命的短暂,羡慕长江的永恒流淌。
面对浩瀚的宇宙和自然之力,人类确实显得渺小。一场自然灾害就能造成无数家庭的悲剧,可见自然的力量之大与人的力量之渺小。
那么,为何要体会“众生渺小”?正如古人所言,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
孔子虽是凡夫俗子,但一旦登上东山,便觉鲁地狭小;登上泰山,则感天下渺小。只有站得更高,视野才能更开阔,看得更远。
最可怕的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小人物,他们囿于狭隘的视野,成为井底之蛙。越是无知,越容易自大;真正伟大的人物,如各派圣人,都会有“渺沧海之一粟”之感。知道得越多,越能意识到自己在广袤宇宙中的渺小。
三、品尝过“人间百味”的艰辛。
佛教中提到了人生的八苦:生老病死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求不得、放不下。
这八种苦楚概括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咸。作为人,就必须经历这些,无人可以逃避或避免。
甜蜜的日子固然好过,但为何命运如此严酷,还要让人承受苦楚呢?答案很简单——体验。没有经历过黑暗的人不会向往光明;没有经历过不幸的人不会珍惜现状;没有承受过大苦的人不会明白生活的真谛。
人生如戏,戏如人生。这场戏的每个阶段都各不相同。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。
有人走这条路,有人走那条路;有人选择这种生活方式,有人选择那种。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的味道、不同的命运和不同的人生轨迹。
由此产生感悟。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认知、思想和悟性有着天壤之别。而这种差距正是由这些经历塑造出来的。
写到最后
要想让“悟性开窍”,绝非易事。看看婴儿,他们对世界一无所知,怎么可能突然开窍呢?
古语云:“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义。”
即便是一块质地上乘的玉石,也需要经过精心雕琢才能成为一件艺术品。否则,它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已。
对于凡人而言,经历一些“事与愿违”的挫折、“众生渺小”的感悟以及“人间百味”的洗礼。当经历足够丰富时,心智变得透彻,或许就能顿悟。
仅此而已。